市级课题
中学生物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开 题 报 告
课题组负责人:王汉章
课题成员:王汉章 孟咸兵 陈 霞 秦晓静
严春燕 程华丽 郁亚琴 李凤
单位:皇家royal1688 生物组
E-mail: tzsyzxsw@126.com
2009-3-12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育人任务的最基本的途径与方式,是当前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然而审视当前的现状,由于受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在当前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过于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单项控制忽视师生的交往互动,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等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
结果出现教师讲教师的,学生听不听、懂与不懂是学生自己的事,课堂上讲的生动有趣,课堂下躺下一片。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优质的课堂教学实践是当前课程改革重点之一。
鉴于此,我们进行“中学生物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现状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的研究不仅仅是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界关心的话题,从世界教育发展史来看,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参与可以说是20世纪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中心论题和现代教学的标志。在我国,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参与研究随着20世纪90年代教育界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注而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纲要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是教学过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国内学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研究主要是立足教育现代化,立足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大背景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探讨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主体性发展的关系。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还缺乏深入到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措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或是说用了新的标准问题,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当代教育研究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和谐统一。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对传统的“填鸭式”“机械式”教学方法的摒弃。人们越来越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机械式”教学方法,主张合作互动、平等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民主,注重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气氛和宽松的环境。
针对当前教学实际,我们更需关注在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三、课题的界定
我校“主体参与有效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的双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为载体,精心设计、组织学生参与教和学,有一定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的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参与”和“发展”两个方面,“参与”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够积极的投入思考,广泛的进行交流、商讨、争论,“发展”是指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实践中确实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培养了创新精神。
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对教学方向的把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进程的控制、教学结果的评价等都承担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课题将结合中学生物学科实际,主要研究:课堂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行为主体参与(动口、动手等)、认知主体参与(自主思考知识形成过程)和情感主体参与(兴趣、体验等)的研究,探索生物课堂教学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及教学模式的实质性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一个积极自主的建构过程。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你给我受那种复制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水平。
五、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以建构学生、教师在课堂学习与发展中的双主体地位为核心的双主体教育思想。
研究原则:
(1)学生主体参与性原则。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让他们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参与中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教师主体参与性原则。“教师的主体”即主持、引导,“教师的主体作用”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发挥组织、引导、督促作用,是“导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施动者,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什么内容,采取什么方法、步骤、措施,达到什么教学目的等设计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
(3)循序渐进原则。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学生原有水平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并贯彻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如系统地布置作业,系统地复习,系统地检查学生的知识等。通过日积月累,逐步提高。
(4)层次性原则。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或经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
六、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结合我校生物教学实际,主要研究:课堂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行为参与(动口、动手等)、认知参与(自主思考知识形成过程)和情感参与(兴趣、体验等)及合作、评价等策略,探索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进行对比,需要进行研前测试和研后测试,以获得有效数据,通过对比可获得研究的成果参数。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自学有关文章、论文或经验等,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前期准备)
2、行动研究法:在实施教学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主体参与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中期探索)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过程总结)
4、教学案例分析法:对课例进行剖析,获得成功的经验。(过程分析)
5、调查法:为了进行对比,需要进行研前测试和研后测试 (过程提升)
八、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时间:2009年2月——2009年12月
本课题计划分五个阶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2月初—2009年2月下旬)在查阅文献及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研究主题“生物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研究”。拟定课题研究计划,进行研前测试,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
(二)第二阶段(2009年3月上旬—2009年4月底)个人学习理论提升,主要采用主体参与理念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向校长室、教科室领导申请、并邀请有关专家参加开题论证会。
(三)第三阶段(2009年5月初—2009年12月底)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研究。2009年6月底进行阶段总结,展示初步成果。在此过程中,认真做好实验中各种数据(课堂教学主体参与评价量表)的整理、资料的搜集;优秀课录像及案例;及时反馈实验状况,做好方案的调整、阶段的小结及反思工作,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四)第四阶段(2009年6月—2009年12月底),修订调整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总结研究经验,各成员撰写论文,形成研究成果。召开课题总结会。
(五)第五阶段(2009年11月初—2009年12月底)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材料,编辑成果集。
十、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设计制作课堂教学主体参与评价量表,适用于教师听课时评价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情况。
2.形成多元化的生物主体参与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结题报告汇总课题研究的成果(课题研究报告、课题阶段总结、优秀课录像资料等)
4.成果集:以教案、论文、经验总结或案例形式呈现。
十一、课题研究的保障
1.主观条件:广大教师通过学习胡唐明校长的学术论文,政历地组成功的经验,能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具有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迫切愿望,学校主要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高度重视,能亲自领导并直接参与科研工作。
2.客观条件:在近2年学校大力推进主体参与的进程中,学校一直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领导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指导具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在课堂教学努力实施主体参与的研究过程中,尽管有传统的、不正确的教学方法,但也涌现出一批观念新、意识强、锐意改革进取的优秀教师,他们对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理论有较深刻的理解,并在课堂教学上已具有了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初步模型。教育局领导、教研室领导对我校教学研究高度重视,能够经常来我校指导工作。这些都是对我们完成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3、学术保证:课题组领导小组成员胡唐明校长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曾参加过国家级、市级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水平。王汉章校长高度重视本次课题研究活动,对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和帮助。
4、组织保证:学校设有科研领导小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课题研究活动,积极支持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5、时间保证:课题组成员均为主管教学的领导及一线任课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深入课堂,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均能按时参加各种活动,确保课题研究的时间和各种研究计划的落实。
十二、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成员 |
承担任务 |
实验班级 |
成果呈现形式 |
王汉章 |
指导课题研究、检查小组成员各阶段完成情况 |
|
总结报告 |
孟咸兵 |
检查阶段完成情况、实践主体参与(主要完成情感价值观方面主体参与、双主体的协调) |
高二高三 |
论文报告、对比分析表、教学反思、经验交流 |
陈霞 |
实践主体参与(生物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主体参与、双主体的协调) |
高一高二 |
论文报告、对比分析表、教学反思 |
秦晓静 |
实践主体参与(知识掌握、应用能力平行对比的主体参与) |
高一高二 |
论文报告、对比分析表、教学反思 |
严春燕 |
实践主体参与(知识掌握 应用能力平行对比的主体参与) |
高一高二 |
论文报告、对比分析表、教学反思 |
郁亚琴 |
实践主体参与(知识掌握 应用能力平行对比的主体参与) |
高一高二 |
论文报告、对比分析表、教学反思 |
程华丽 |
实践主体参与(知识掌握 应用能力平行对比的主体参与) |
高一 |
论文报告、对比分析表、教学反思 |
- 上一篇:关于语文模块教学的思考
- 下一篇:中学物理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