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
中学物理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开 题 报 告
课题组负责人:杨祥东
课题组成员: 钱秀珠 徐跃平 祝加伟 于亚平 陈 燕 陈海洋 刘 毅 袁 杰 邵 娟 华冬梅 石传国 毛春红 盛宝淮 洪 泽 梁月平 姜开顺
单位:皇家royal1688 物理组
E-mail:tzsyzxwlz@163.com
2009年 2月12日
一、研究背景:
江苏省于2005年秋季全面进入中学新课程实验。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国家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组织编写了新教材,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具体有以下的特点:
1. 新教材力求掌握好教学要求和程度,增加弹性,便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这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2. 注意到循序渐进,知识是逐步扩展和加深的,能力要求逐步提高。
3. 教材在叙述中注意讲清思路,力求简洁,顺畅。
4. 教材鼓励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
5. 灵活渗透,扩展知识面。
6. 加强了实验。
7. 练习和习题的编排,以利于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教学。
8. 形式活泼。
这也使得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刻的认识到: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首要问题,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就不可能发生。
目前课堂教学方法刻板,效率不高的问题相当突出,课堂教学非素质化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机械被动的教学模式还在普遍使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力求把知识讲深讲透、滴水不漏,把学生当作知识的贮存罐,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在校心理焦虑、高分低能、厌学。
普通中学的物理教学实践如何有效展开,以及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有何区别,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任务,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
本课题旨在探讨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和实施,寻找结合实际状况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以期形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普通中学学校的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必将有力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学校的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和实施探讨,有利于探索出一条适应中学实施新课程的有效路径和方法的改革之路,推动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因此,我们进行“中学物理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现状分析
主体参与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没有主体参与就谈不上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研究学生的主体参与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从世界教育发展史来看,可以说主体参与是20世纪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中心论题和现代教学的标志,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关心的话题。
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纲要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是教学过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国内教育的研究主要是立足教育手段现代化,立足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大背景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探讨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主体性发展的关系,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还缺乏有效策略和措施。
三、课题的界定
我校“主体参与有效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的双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为载体,精心设计、组织学生参与教和学,有一定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的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参与”和“发展”两个方面,“参与”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够积极的投入思考,广泛的进行交流、商讨、争论,“发展”是指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实践中确实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培养了创新精神。
本研究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主体参与过程:兴趣--分析--创意--操作--评价,为做到既保证班级整体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平,又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教学中运用恰当合适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分层分类指导和推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
要完成研究的目标,首要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主体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主导观念,确立现代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效益观和师德观,充分理解学生,创造机会,使之体验成功,注意个别差异,使之主动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 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用主体参与型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在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水平。
2. 在集体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并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及教学模式的实质性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一个积极自主的建构过程。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你给我受那种复制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水平。
五、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以建构学生、教师在课堂学习与发展中的双主体地位为核心的双主体教育思想。
研究原则:
(1)学生主体参与性原则。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让他们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参与中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教师主体参与性原则。“教师的主体”即主持、引导,“教师的主体作用”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发挥组织、引导、督促作用,是“导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施动者,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什么内容,采取什么方法、步骤、措施,达到什么教学目的等设计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
(3)循序渐进原则。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学生原有水平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并贯彻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如系统地布置作业,系统地复习,系统地检查学生的知识等。通过日积月累,逐步提高。
(4)层次性原则。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或经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
六、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结合我校物理教学实际,主要研究:课堂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行为参与(动口、动手等)、认知参与(自主思考知识形成过程)和情感参与(兴趣、体验等)及合作、评价等策略,探索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进行对比,需要进行研前测试和研后测试,以获得有效数据,通过对比可获得研究的成果参数。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自学有关文章、论文或经验等,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前期准备)
2、行动研究法:在实施教学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主体参与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中期探索)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过程总结)
4、教学案例分析法:对课例进行剖析,获得成功的经验。(过程分析)
5、调查法:为了进行对比,需要进行研前测试和研后测试 (过程提升)
研究方法:
6、采用实证研究法,拟定一个调查问卷,对高一新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必要的结论和诊断,即查明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的准备程度。
7、采用教育实验研究法,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通过对物理教学过程加以适当的控制,把一定的教学手段作为条件,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的干扰,突出所要研究的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测量,将得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比较。从而通过实验探求在怎样的教学条件下才能促使学生获得理想的或最优的发展,从而比较准确地探索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八、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时间:2009年2月——2009年12月
本课题计划分五个阶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2月初—2009年2月下旬)在查阅文献及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研究主题“物理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研究”。拟定课题研究计划,进行研前测试,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
(二)第二阶段(2009年3月上旬—2009年4月底)个人学习理论提升,主要采用主体参与理念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向校长室、教科室领导申请、并邀请有关专家参加开题论证会。
(三)第三阶段(2009年5月初—2009年12月底)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研究。2009年6月底进行阶段总结,展示初步成果。在此过程中,认真做好实验中各种数据(课堂教学主体参与评价量表)的整理、资料的搜集;优秀课录像及案例;及时反馈实验状况,做好方案的调整、阶段的小结及反思工作,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四)第四阶段(2009年6月—2009年12月底),修订调整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总结研究经验,各成员撰写论文,形成研究成果。召开课题总结会。
(五)第五阶段(2009年11月初—2009年12月底)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材料,编辑成果集。
十、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设计制作课堂教学主体参与评价量表,适用于教师听课时评价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情况。
2.形成多元化的物理主体参与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结题报告汇总课题研究的成果(课题研究报告、课题阶段总结、优秀课录像资料等)
4.成果集:以教案、论文、经验总结或案例形式呈现。
十一、课题研究的保障
1.主观条件:广大教师通过学习胡唐明校长的学术论文,政历地组成功的经验,能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具有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迫切愿望,学校主要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高度重视,能亲自领导并直接参与科研工作。
2.客观条件:在近2年学校大力推进主体参与的进程中,学校一直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领导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指导具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在课堂教学努力实施主体参与的研究过程中,尽管有传统的、不正确的教学方法,但也涌现出一批观念新、意识强、锐意改革进取的优秀教师,他们对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理论有较深刻的理解,并在课堂教学上已具有了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初步模型。教育局领导、教研室领导对我校教学研究高度重视,能够经常来我校指导工作。这些都是对我们完成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3、学术保证:课题组领导小组成员胡唐明校长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曾参加过国家级、市级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水平。王汉章校长高度重视本次课题研究活动,对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和帮助。
4、组织保证:学校设有科研领导小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课题研究活动,积极支持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5、时间保证:课题组成员均为主管教学的领导及一线任课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深入课堂,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均能按时参加各种活动,确保课题研究的时间和各种研究计划的落实。
十二、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成员 |
承担任务 |
实验班级 |
成果呈现形式 |
杨祥东 钱秀珠 徐跃平 |
指导课题研究、检查小组成员各阶段完成情况 |
全部 高中 初中 |
总结报告 |
祝加伟 |
检查阶段完成情况、实践主体参与(主要完成情感价值观方面主体参与、双主体的协调) |
|
论文报告、对比分析表、教学反思、经验交流 |
袁 杰 邵 娟 华冬梅 |
实践主体参与(物理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主体参与、双主体的协调) |
高一高二 |
论文报告、对比分析表、教学反思 |
陈海洋 刘 毅 |
实践主体参与(知识掌握、应用能力平行对比的主体参与) |
高一高二 |
论文报告、对比分析表、教学反思 |
于亚平 陈 燕 |
实践主体参与(知识掌握 应用能力平行对比的主体参与) |
高三 |
论文报告、对比分析表、教学反思 |
石传国 姜开顺 盛宝怀 |
实践主体参与(知识掌握 应用能力平行对比的主体参与) |
初二 |
论文报告、对比分析表、教学反思 |
洪 泽 梁月平 毛春红 |
实践主体参与(知识掌握 应用能力平行对比的主体参与) |
初三 |
论文报告、对比分析表、教学反思 |
十三、课题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对象主要为我校学生,而我校校情比较特殊(地理位置城乡结合部,是一所不多的完中,所以样本丰富,具有代表性),所以成果具有一般代表性,研究成果除了对我校师生帮助很大,还会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十四、研究组织结构
泰州市教育局
参考文献:
1 许耀刚:《中学物理教育学》,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年版。
2 张天宝:《基础教育新概念--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倪传荣:《主体 创造 发展--中学JIP实验在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 裴娣娜: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学科教育》,2000年第一期,8-11页。
6保罗 布莱克:物理教育评估,《物理通报》,1999年第10期,3-8页。
7 李琪,张永昌:即使性评语在教育中的新尝试,《天津教育》,2000年第一期,7-9页。
8邹兴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研究报告,《学科教育》,2000年第四期,7-14页。
9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课题组,"三主"教育阶段性研究报告,《教育导刊》,1999年第四期,28-30页。
10 韩清林:关于"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若干基本问题《河北教育》,1999年第12期,4-10页。
11 曲亮生,郭玉英:认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对物理课程期望的调查研究,《物理教师》,2000年第5期。
- 上一篇:中学生物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下一篇:创新“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