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在应试取向及办学的利益驱动之下,出现了学校教育的“沙漠化”现象,即人们所说的“有教书无育人,有知识无生命”。学校的许多行为往往只对某级领导的政绩负责,只对学校的声誉、校长教师的业绩、职称乃至奖金负责,委婉地说,是以最大限度减少自己的经济或名誉损失为行为准则。这一现象的产生根源于教育者学生立场的缺失,如果一名教师的任何岗位行为都是以自身利益为准绳,都以自己的得失考量为行事根据,那么学生在他心目中安能有一席之地?
所以,当代教师职业的基本责任是对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负责。从终身教育的理念看,不只是关注学生当下的成长,更要对他终身学习与发展负责任,具体而言就是要为他一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意义上的“双基”,更为重要的是包含兴趣、志向、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在内的综合素质意义上的“奠基”。以学生的成长作为设计和实施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当前教育者亟待坚定起来的立场。
保障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基于学生立场”。完整地理解“教学有效性”,应包括“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有效果又可区分为表层的效果如分数、升学率、获奖率等等,以及内隐的效果,如记忆、理解、体悟,进而产生兴趣、好奇心等等。还可区分出近期的效果和长远的效果。效率主要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率,如花一个月时间做出来的课件,只在一节“展示课”出示几分钟,然后再无用处,这显然是低效率的。有效益,包括宏观上适应社会进步,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微观上,则需要体现出每一门学科每一次课对每一位学生的独特的育人价值。
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学改革是日常化的、成型的并融入学校改革整体的。所谓“日常化的”,是指无论课程改革还是在其背景下展开的教学改革,都要从“高调公开”走向“低调日常”,以返璞归真、扎扎实实作为教学改革的“基调”。目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仍处于师生被动、气氛压抑的原始状态,而极少量的“公开课”又往往停留于口号、作秀或者表面热闹。既然学生天天在成长,那么“好课”就应该天天有。
“成型性的”,是指教学改革在“破旧”之后必须及时地“立新”。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破除旧的秩序,更不鼓励无休止地“破坏”,而需要创立新的规范,才能保证受益的是学生。被改革实践证明了的新思想、新举措需要不断进行提炼、完善和定型,构成适应时代精神、符合社会及个人发展需要的教学新秩序。
“融入整体的”,是指教学改革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结构性的、整体性的学校变革之中,体现从单一效率追求走向整体意义生成。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从效率追求转向意义生成,这“意义”就集中体现于“人的成长”。然而,在改革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的今天,需要将教学改革置于学校整体性变革的框架之中(包括班级建设、制度更新、文化生成等),才能突显这一价值选择的意义。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策略”而不是“程序”或“模式”。“策略”的含义一是“计策谋略”,二是与“战略”配套使用。策略用作形容词,则有机智的、老练的和圆通的意思。策略与程序的区别在于:程序由一个预先确定的行动序列构成,它只能在包含着很少的随机性和无序性的环境中付诸实施;策略则是根据研究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的环境的条件而建立的。程序不能改变,在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或危险时它只有中止。策略则可以根据在执行中途获得的信息改变预定的行动方案,甚至创造新的方案。
比如,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参照式解读策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实施“多元、多层、多群互动生成策略”,在教学之后可以实施“群体研讨式反思重建策略”,这种反思重建,既包括指导学生课后进行合理的归因,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而提高学习和生活上的自我教育、自我指导的意识和能力,也包括教师教学能力的自我反思与重建,并藉此形成教师同伴之间的合作氛围,进而营造出具有不断自我更新力量的教研文化。
- 上一篇:2009考纲解读
- 下一篇:关于化学教学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